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系列报告之八十五:新型离子电池研究进展-凯时88kb88
下载中心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系列报告之八十五:新型离子电池研究进展-凯时88kb88

报告题目:新型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时间地点:2023年11月28日下午13:30,四方校区1教306

报告人:崔双双

报告人简历:

崔双双,女,博士,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5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2023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2023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多价离子电池研究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一直从事二价离子电池的储能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系锌离子电池储能机理、钙金属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等,目前已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报告内容: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体积小、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然而,随着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规模储能产业的飞速发展,锂资源匮乏和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开发下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技术迫在眉睫。作为“后锂电池”的有力候选者,新型离子(na 、mg2 、ca2 、zn2 、al3 )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基于多价离子的二次电池由于原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且目标离子携带多个电荷有望突破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瓶颈,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希望在开发安全、绿色和廉价多价离子电池材料的同时,重点研发更高能量/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高安全性的多价离子电池技术。然而,多价离子电池体系由于其内部离子的多价性质造成嵌入动力学较差,以及金属/电解液界面不稳定性等因素,使得多价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本报告介绍了目前新型离子电池特别是多价离子电池技术的基础研究、实际应用上存在的挑战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


网站地图